close

精采的網友評論!!
目前總共有3位網友的精采評論
各從不同的觀點切入這部中西合併的電影
看評論也是ㄧ種享受!
(若有侵權請告知)
------------------------------------
from ptt MOVIE版
標題: [心得] 藝伎回憶錄真的很好看!大家不要唱衰這 …
作者: socrazy
內容:
今天去看了藝伎回憶錄,比原先預期好看很多,以下是一些小心得,一定有雷。

=============================================
知道這本小說要被改編成電影之後,就去買了原著來看。
不過大概到去年12月的時候,我停下原本可以在電影上映前看完的長篇原著小說,
並且試著把故事內容細節全部忘掉。
改編劇本來說,長篇改成電影的難度和失敗率都是最高,
因為長篇小說要說的太多,但是電影只有2個多小時(反而是短篇或中篇可以發揮的最大),
所以不管怎麼改,先看過小說的人,一定會覺得電影不是跳太快,就是刪掉很多東西,
不過這應該是在長篇小說改電影時不可避免的過程。
會停下不去看小說就是避免在看電影的時候出現這種感覺。
這部電影在敘述上面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整個流程不會跳太快或跳接,
至少重點都有拍出來,包括sayuri如何被賣到藝伎屋,hatsumomo如何討厭她,

hatsumomo和mameha之間的心結,sayuri對會長的感情等都有拍出來,
故事結構上來說很完整。細節部份包括hatsumomo唆使sayuri畫和服、
誣陷sayuri偷錢等經典場景也都有交代,我覺得故事敘述很完整,
可以說是一部精采電影的必備情節。

文化方面,我對日本文化其實沒有研究,不過原作者擁有日本歷史的碩士學位,
加上其實一般好萊塢拍片,都會請所謂的「禮儀指導」,我不太會認為一部要在全球
上映的電影敢大膽地不去在意這方面的細節。或許細節中的細節真的有些許差錯,不
過大致上來看這部電影不會有很誇張的錯誤吧!至少,我看不到電影中有任何貶低日
本文化或藝伎傳統的情結,不管是Mameha或sayuri也一直說藝伎不賣身、是活生生的
藝術品等。劇中出現美國軍官想暗示sayuri賣身,sayuri堅持之外,我想也是對劇中
美國人或其他不懂藝伎文化的人的一種譴責。導演是想透過這樣的做法來呈現一些不
懂也不尊重藝伎文化的人,而不是想貶低藝伎,反而可以說是一種尊重,更別說何來
什麼西方對東方的想像了!(是"尊重",我看不出有任何想像)。
至於造型,我覺得有些人太誇大了。

1.有人說鞏俐(hatsumomo)在劇中多是披頭散髮,不符合藝伎形象。
這點我進戲院有特別觀察,Hatsumomo披頭散髮的造型只出現在置屋當中,也就
是說不管她是出席公關場合等,她的髮型都是整齊的喔!我是這樣想,藝伎也跟一般人
生活正常一樣,在家中自己人面前或是剛睡醒一定有沒有打扮的時候,不可能要一個人
在家都要穿那種高木屐梳整齊包頭吧!所以這部份我覺得還蠻合理的。
2.有人說劇中華人藝伎在坐下的時候沒有先用手從膝蓋處往下撫平和服。
我覺得這是非常細節的部份,如果沒有人說我也不會去注意。但是,劇中的藝伎
是有做出這個動作的!在公開場合或外賓面前一定有做,沒做的時候就是在自己的家中,
我替這裡找的理由跟hatsumomo在家中披頭散髮的理由是一樣的。
我在看這部片子之前,一直告訴自己說,拜託,我不是在看藝伎文化巡禮,要看這
些的話我可以自己去翻書,自己去找紀錄片,我並不指望在好萊塢電影中可以看到這些。
(尤其當我看過當年跟中國文化有關的蝴蝶君,對於背景文化之模糊真是讓人ooxx),不過
這部片做的比我預期高過太多,導演在這部份是真的有下過工夫的。

接下來要說的是角色和劇情。

1.章子怡(sayuri):前面有人說章子怡"倨傲",今天看完這部片之後,發現說章"倨傲"
其實是在誇獎她。怎麼說呢?千代(sayuri)這個角色的個性並不是可憐的,她不是一個
安於自己遭遇的女孩,她隨時都想掙脫,她不是脆弱的!就像Mameha說的,她像水,可以
摧毀任何事物。在千代被hatsumomo誣陷偷錢時,千代沒有忍下來,反而頂回去說
Hatsumomo私下跟男人偷情,我不覺得一個會想搞到"玉石俱焚""兩敗俱傷",並且為自己
辯護敢說當紅藝伎說謊的女孩有多可憐有多脆弱!甚至他早就明白hatsumomo對他的敵意,
和成見,所以當她被Mameha介紹出來時,在那個場合她不是諷刺hatsumomo當舞伎是"很久
很久很久..之前的事"了嗎?
千代聰明,固執甚至個性中那種傲氣(我就是要找回我姊姊、我就是沒偷錢、我就是
要說你跟男人偷情,說你說謊),是潛藏在千代內心中的真正性格,而這樣的性格也剛好
是章子怡這個演員所有的,她不管怎麼表演多少會流露出本身具有的傲氣,這也是導演
可以剛好拿來契合劇中sayuri的角色個性。換句話說,導演只需要磨章子怡的其他戲,這
個傲氣你章子怡不收起來也沒關係,因為剛好角色本身就隱隱有這種個性。我覺得這應該
也是導演會啟用章子怡來演sayuri的原因。
另外sayuri的個性剛好可以拿來跟Mameha(豆葉)做比較。Mameha隱藏自己的感情,但
是Sayuri因為個性中這種固執、傲氣而勇於突破藝伎不能"愛"的傳統,去追求自己的真愛
,這也是Sayuri身為Sayuri或Sayuri身為主角的關係。
有些人會認為Sayuri在劇中很"被動",我覺得她本身就該"被動"。Mameha有說,當藝
伎並不是要追求幸福,而是因為我們別無選擇。這裡的"被動"就代表Sayuri成為藝伎也跟
其他人一樣,其實有時候是出於無奈的(被父母賣掉而非自願)。但是因為他個性中的固執
、勇敢、傲氣而使她不僅成為一個名藝伎,也尋找到自己的真愛(跟Mameha不同),這是她
異於其他片中角色的地方,這也是我認為sayuri的角色並不如表面看起來的平面,反而充
滿血肉。

2.楊紫瓊(Mameha):大多數人對他的表演不會有太大的意見,我也覺得她表演得中規中矩
,也有把一個具有智慧、氣質優雅的一代藝伎表現出來,沒有太多可議之處。

3.鞏俐(Hatsumomo);鞏俐是個戲精,她詮釋Hatsumomo應該是遊刃有餘,尤其是她第一眼
看到千代時,她的眼神中有表現出一種"擔心"的感覺,這個眼神只是一閃而過隨即恢復驕
傲的眼神,這裡的"擔心"就是Mameha說的,她擔心有一天千代一定會超越她,這個眼神的
表演很細緻,手邊有影片的可以再看一次喔!其他像她從名藝伎到沉淪,她的表現都很好
。我比較有意見的是,她是演一個驕傲的角色,而不是瘋婆子,她身體可以不用這樣扭來
扭去像個太妹吧XD,我覺得如果她站好,表現出冷冽的感覺,反而會讓人打從骨子裡有寒
氣。電影中是騷包加氣勢凌人,不過我想或許跟Hatsumomo本身有關,劇中姆媽說
Hatsumomo沒有旦那,所以相對的感覺上他在名氣上就輸Mameha,可能是個性中的自卑使然
,硬要撐起名藝伎的名號,所以在外表上才會有這樣的舉止。

其他角色像一直抽菸的姆媽,在Hatsumomo跟他說等著瞧時,那種對望一副"你祖媽
吃飽等你"的表情真是超傳神!

--------------------------
再來說電影本身。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部"華麗""愛情""史詩"片,它是愛情片愛情片啊,它的重點
就是愛情愛情愛情啊,怎麼會有人想在裡面看到深刻的日本文化呢?導演要說的就是
"愛情",從小有一面之緣的兩人,促成千代對藝伎的嚮往,這份愛情一直在他心中伴隨
著,穿越身分和時空的隔閡,穿越戰爭的摧殘,最後終於如願以償。我覺得這部片子
中的愛情不輸珍珠港或是鐵達尼號。我想外國人有意見可能因為這份感情太壓抑保守,就
像一般東方人給人的感覺,全片只有會長和千代第一次見面引發感情,接下來這份感情就
不停的被阻礙,沒有轟轟烈烈或愛的死去活來。可是我覺得這部片一點都不搧情,看完後
反而覺得餘韻很長,導演要說的愛情在最後sayuri的台詞做了很好的註解,她說,自從
第一次在橋上見面那一刻開始,往後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更加靠近你。就是這份
伴隨時間流轉、身分改變、歷史流逝之後仍然存在Sayuri心中恆常不變並且更加堅固、改
變她一生成為名藝伎、指引她走向明確的未來的愛情,成就這部片中的最核心主旨。
Sayuri懷有的正是他當初還是小女孩時所懷有的那份最堅固最純真的感情和夢想,這
也是最後一幕回到還是千代的Sayuri在神社前奔跑的場景。
( 章子怡說出這句台詞的時候我有被深深感動到,當他經歷這麼多滄桑而說出這句話時
,突然一切都釋懷了。)

--------------------------
電影畫面很美,看的出來不管在分鏡或是場景架設都有用心。
大家可以注意每個人物的第一次出場,導演做的蠻用心的。
例如Hatsumomo第一次出場,導演從門外千代的角度看Hatsumomo,原本被陰影遮住
的上半臉在他走下階梯時露出驕傲的眼神,光影的運用手法很獨到。
姆媽第一次出場,導演先從她點菸,噴出煙霧再帶到她勢利的眼鏡和臉上也非常符合
人物個性。
Mameha在還沒出現時大家址知道她是名藝伎Hatsumomo的對手,所以第一次先從階梯
上看到模糊的身影(千代還和服那裡),由下往上的視角加上模糊的身影很符合他一代藝伎
給人的神秘感和氣勢。正式出場則是拜訪姆媽那裏,門外的Mameha撐傘半側身的動作,表
現出她的優雅和傳統日本女人給人的羞澀印象,但是他進門收起傘那裡卻也帶出她本身具
有的氣勢。
諸如這些巧妙的安排在劇中還有很多,大家不妨仔細去看喔!

------------------------------

整體來說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不管技術上的、電影本身、演員詮釋都算得上一定的水準。
我不太願意去用什麼東方主義或xx主義去談這部電影,我只想要一個生活中的調劑、娛樂
,回到電影本身去看而已。我也不覺得導演有任何扭曲或瞧不起藝伎的地方,或許在服裝
造型上給了西方人對東方人想像上的滿足,不過精神上我看到的不是「想像」而是導演對
藝伎文化的尊重,甚至是對這個文化的沒落而感嘆。

很多橋段都有很多感嘆,例如Hatsumomo被趕出去時,Sayuri說,Hatsumomo曾經也跟他一
樣是個有夢想的人,而今後她跟Hatsumomo到底可以有哪些地方不一樣那一段。
或是戰爭時,Sayuri感嘆沒有人會扇子或嗏口紅了。
或是她說真正的千代被藏在濃妝艷抹的Sayuri後面等。
有太多感嘆來自身分、時間、空間的變換或消逝,而心中最初最真的那份感情是永遠
都不曾改變的。

如果你很久沒被愛情感動過、如果很久沒看過一部視覺上、聽覺上、故事上都能給你感覺
的電影,那就進戲院看藝伎回憶錄吧!

這部片對我來說有90分以上的水準囉!

------------------------------------
from ptt MOVIE版
標題: [心得] 藝妓回憶錄
作者: Justi
內容:
原本聽聞評價不甚高的【藝妓回憶錄】,
看完之後,雖不覺得頂糟糕,
卻也沒有太深的感動。
 
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情節發展
並無法有效在人物之間製造出戲劇張力,
稍稍具有可看性的只有初桃與千代(小百合),
但兩者的衝突貫串電影前、中段大部份的情節,
其關係可變化或發展的空間卻不大,
於焉流於雙方各用心機、互別苗頭的循環,
直到最後置屋著火、初桃轉身離開。
不過,在晨霧微光的最後一幕,
初桃那空洞茫然的神情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我想,對演活了【霸王別姬】裡菊仙一角的鞏利來說,
詮釋起來應該游刃有餘吧。
此外,就是後半段的南瓜與千代,
雖然鋪陳有限,但工藤夕貴精采又自然的表現,
可謂後半段的一大亮點。
 
私心認為,豆葉和小百合之間的微妙關係可以再多點著墨,
亦師亦姊亦敵人、相伴相護又相利用的設定可以帶來的張力,
往往只是淡筆一點,就這麼簡單略過了。
我想,如果這個部份處理得夠巧妙,
不僅兩個角色建立的形象能夠更深刻,
觀眾也才能真的聆聽到藝妓發自內衷的聲音,
並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論起基本的設定──
享有盛名卻明白風華將過的豆葉、
好強善妒且機關算盡的初桃、
為追求愛情轉而積極奮進的小百合、
生平無所奢求但盼安定的南瓜──
光是這四個前後入行的藝妓角色,
再加上桃井薰飾演的姆媽一角,素材其實相當豐富,
即使原著內容必然形成一定的限囿,應該仍有不少可供發揮之處,
可惜,最後成就出來的電影顯得有些貧乏薄弱。
至於電影裡面的眾多男性角色在這樣的主題下,
雖然必須存在且「功能」互殊,
但「本質」的差異終究不大,
即便是會長和伸俊和亦然。這部份倒是無法強求。
 
說起來,演員們其實都算稱職,
連原本個人不甚看好的章子怡也表現尚可,
只是,有些是天生無法改變的部份──
不好意思,
私自覺得要演一名讓所有男人在短時間之內神魂顛倒的傳奇藝妓,
章子怡的長相或氣質似乎都不屬於令人眼睛一亮的類型?
說起來,早在第一次看到預告,
我就覺得女主角幼年時期反而比較有種靈性美,
尤其是劇情強調的雙眸;
後來才知道之前她曾在日劇【極道鮮師】中客串演出女主角的幼年。
小演員的演技一點也沒遜色。
譬如:千代跑去紅燈區找姊姊左津,
只短短相談兩句,看著姊姊背影的神情,讓我印象頗深。
另外,千代向姆媽供陳初桃與情人私通的真相後,
探睞著站在滂沱大雨下落魄的初桃,
雖然沒有說話,但眼神傳達了內心的震懾。
更不用說遭遇會長後綻放的笑容,
以及點燃生命熱情的急切模樣。
這是整部電影當中我最喜歡的片段,
從音樂、色彩到演員配合得真好。
 
桃井薰飾演的姆媽,戲份不重,但同樣使我印象深刻。
縱使她在故事裡無需張揚藝妓風情,
可是,僅僅身著和服叼著煙管,東洋味展露無疑。
或許是意識方面無法完全擺脫
章子怡、鞏利和楊紫瓊是華人身份的事實,
總覺得她們的演出沒有什麼明顯的缺失,
但還是少了點什麼。
當然,這就不得不教人思及
用英文作為人物使用的語言肯定會出現的違和感了。

最後,不得不批評收尾的方式實在是太草率、太突兀了。
首先,劇情並沒有足夠的伏筆,
來鋪陳會長對小百合的感情變化;
這與小百合的執戀緣於橋上邂逅應該是不一樣的。
會長究竟是如何從同情轉為無法壓抑的熾愛,
編劇實在太過吝惜透露軌跡了。
結局雖然是遵照原作,但放在電影裡,
彷彿是為了收尾而硬生生嵌進的情節,
看得我當場完全愕然,無言以對。
我覺得,這是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
 
噢,對了,在觀影過程中,
我忍不住聯想到一個時代背景重疊、題材有些類似,
而且連故事主人翁的名字都幾乎一樣的電影──【千年女優】。
兩片同樣採取年老回溯做為的切入方式,
也同樣以「少女時代的意外邂逅」做為女主角一生最重要的轉捩點,
【千年女優】中的千代子此後再無與當年的對象有什麼接觸,
相較之下,她的執戀似乎顯得更荒謬,也更無法取信於觀眾,
然而,【千年女優】帶給我感動的程度卻遠遠超乎【藝妓回憶錄】。
我想,是因為千代子活出了自己的光采,
就如同結尾最後一句:「見不見他其實已經無所謂,
我喜歡在這個追尋過程裡的自己。」
而千代縱然成為傳奇藝妓的小百合,
甚至在戰後藝妓已淪為異國情調時悍然道出
:「我要擁有自己的人生。」
最後卻依然必須倚靠「天外飛來一筆」的男人承諾來定義幸福。
這樣來互作比較,有點不倫不類,只是純粹個人觀影經驗的連結而已。
------------------------------------
標題: [心得] 藝伎回憶錄
作者: centaur
內容:
我很少看電影,
自從兩個禮拜前去看"如果愛"的時候看到"藝伎回憶錄"的預告片,
就覺得深深被吸引,後來剛好看到博克來裡面"藝伎回憶錄"的書在特價,
感覺是本不錯的小說,就去買來看了。
蠻厚的一本書,五百頁左右,兩天左右k完,真的是很不錯的一本小說。
今天去看了電影,感覺對整個故事總算有了完整的了解,
所以以下的感想是針對整個故事的,有些是小說的內容;有些是電影的。
==================================================
對於我來說藝伎是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日本傳統文化,
上次的"末代武士"感覺拍的也還算不錯,所以對於這部片也有同樣的期待。
小說的一開始詳細的介紹了千代的出身—
"她是一個命中帶很多水的女孩"是貫串整個故事的主軸。
水雖然表面上柔弱卻又有剛毅的一面,面對命運裡的橫逆,
一開始順從的接受,但時間一久卻可以一點一點的蝕穿阻礙,這就是千代的個性。
因為小說真的很長,去看電影之前早就預期會被砍掉很多內容。
以開場來說,我覺的相當不錯,該交代的都有交代到。

第一段:
千代出生在一個小漁村,因為生活困苦所以被賣到京都,
到了新田置屋開始她的新生活,雖然獲准接受藝伎的訓練,
但是一直受到初桃的欺負。最後雖然跟姊姊見面了,但是相約逃跑卻失敗了。
濃縮的不錯,是個好的開場.演千代的小女孩真的很棒,感覺很有靈性,
把小說裡的千代演活了.

第二段
逃跑失敗之後開始悲慘的日子,到後來遇見董事長(電影中翻成會長),
開始有了目標.得到了名藝伎豆葉的幫助得以往藝伎之路邁進,
努力學習之後終於成功,古都之舞的獨舞之後成功的成為閃亮的一顆星,
以最史上高價賣出水揚.成功的被置屋老闆娘收為女兒,
跟初桃的戰爭至此宣告大獲全勝.
這部分有些地方比較可惜,首先逃跑失敗之後父母雙亡,
自己又陷入可能一輩子只能當女僕還債的無底深淵。
看著仍然繼續上藝伎課程的南瓜等人,自己生活沒有目標,
只能日以繼夜的做無窮無盡的雜務,是很絕望的生活。
所以她遇到董事長的時候,震撼才會那麼大,產生這麼堅強的信念。
電影感覺對這方面的刻畫不夠深刻,沒看過書的人感受應該不深刻。
不過千代與董事長相遇的關鍵那場戲拍得很好,渡邊謙演的董事長真的很讚,
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魅力,這場戲演的的比小說裡描寫的生動的多。
豆葉跟姆媽談判的那一段,在小說裡雙方不停的試探彼此、爾虞我詐的那一段
其實很精采,電影裡沒演出來蠻可惜的。
電影裡豆葉很乾脆的付了學費,雖然還是有安排雙方的賭注,但是總覺得意猶未盡。
至於藝伎的學習之路,小說裡大概持續了兩年多,感覺合理的多。
電影裡的幾個月,感覺誇張了點,大概是希望讓劇情更緊湊吧!
我相信只有時間才能醞釀出真正的技藝,
書裡面說兩年多我都覺得千代是天才了,幾個月就練成真的誇張了點,
我想外國人比較能接受速成這回事吧!

豆葉與千代的初遇,談到千代命裡帶水的那段小說的原文"命裡有水的人,
是不會去選擇方向的,......但是河流有時也會把障礙物沖走"
這段話很有東方思想中類似老子思想的感覺,其實蠻有意思的。
但是外國人可能比較難理解吧!無法體會柔弱中有剛強的那種感覺,
所以電影裡的對白只強調"powerful"的部分感覺只把小說的精神表達出一半。

至於小說裡豆葉和初桃的大鬥法,電影裡沒什麼著墨蠻可惜的。
這兩個當代頂尖藝伎的互相了解對方,鬥智鬥力競爭的整個過程相當精采。
但是電影礙於這段有太多要表現的內容只好將這部分輕輕帶過。
嗯......是還可以接受啦!

千代命運中的兩個重要的男人—螃蟹醫生還有延峻和,電影表現描寫並不深刻
嚴峻和是個正人君子,而螃蟹醫生則是個有錢愛到處蒐集別人水揚的色鬼,
可以理解為何是貪圖小百合美色的男爵再跟醫生競價了。
電影裡改成男爵出了最高價但卻由螃蟹醫生得標,更明顯的點出豆葉對男爵的感情。
這是我當初看小說的時候沒感覺到的。

至於預告片中壓軸畫面之一的古都之舞,一定要稱讚一下。
整個營造的氣氛真的很美,讓我有驚艷的感覺,
可惜舞蹈本身並沒有帶給我同樣的感動,
不過既然是外國人拍又是章子怡演的,我覺得可以接受啦!看的出用心。
書上說古都之舞的由來跟日本傳統的"能劇"有關係,
雖然不懂可是感覺是個沉悶的東西。所以電影這樣詮釋我覺得還蠻不錯的,
視覺效果還有整個意境有出來。

第三段
小百合的水揚以天價賣出的同時,宣告了初桃的失敗。
一陣混亂之後初桃離開了置屋,小百合成為一個成功的藝伎。
此時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大家被迫逃難,
小百合在延峻和的幫助之下得到一個安全的棲身之所。
過著和藝伎截然不同的生活直到戰爭結束。
刪掉了小百合第一個但那—鳥取將軍的部分,個人覺得是個還不錯的安排,
因為書裡面對鳥取將軍的描寫其實也不多。
原本以為他身為小百合的第一個但那,會是故事裡面重要的角色之一,
但是書裡面他的功用除了在戰爭開始初期給予小百合所在的置屋方便之外,
似乎沒有太多戲份,所以電影裡就省略了這一段。

第四段
戰爭結束了,延俊和去找隱居的小百合,希望他重出江湖,
幫助他取得外國人的合約。.......................
到電影結束劇情的安排上也尚可,很可惜的事整個故事我最喜歡的一場戲,
南瓜反咬小百合一口的那段,電影裡演出來沒有想像中的有震撼力。
想像你最好的朋友,在你最需要幫忙的時候答應了你,你所有希望都在他身上,
最後他卻擺你一道......才發現深埋在她心裡對你的恨,才瞭解自己對他的傷害。
有時候我們不小心傷害了別人,卻總以為別人會原諒我們,
繼續當我們的好朋友.....實在是個太天真的想法。

不過我覺得小百合跟董事長告白的那句台詞
"從橋上開始,我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更接近你...."
下的真的很好,最後配上當初跑去神社祈福的小女孩的畫面,算是個很不賴的結尾。
很遺憾的地方是電影裡始終沒有看到書上形容的超華麗和服,
看書上的描寫本 來還蠻期待的。

總之我覺得"藝伎回憶錄"是個很不錯的故事,如果拍成連續劇感覺會不錯,
拍成電影則礙於時間,很多經點的場景都只能點到為止,不夠深刻,
而且我一直覺得他對藝伎生活的描寫太少了點。
而小說的本身,我覺得寫的不錯呈現的意象很豐富,
除了有些地方有點拖戲的感覺之外,整體感很好。

如同電影後面說的,這不是什麼王子公主幸福快樂的故事,
它只是忠實的記錄一個藝伎的一生而已,闔上書之後沉吟了許久。
小百合最後所謂的幸福,並不是跟董事長有情人終成眷屬,而只能當他的情婦,
雖然在一起很幸福,可是永遠不能有名份,實在很令人感嘆。
但是又想想,一個日本偏遠地方漁村出身原本可能連活下去都有困難的小女孩,
最後成為紅遍京都的藝伎,見證了日本炫麗的一段歷史,
最後可以跟心愛的人在一起,似乎也沒有什麼可要求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aryfox1123 的頭像
    caryfox1123

    caryfox1123的部落格

    caryfox1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